刘恪山 湖南省湘阴县人,1931年生于书香世家。1951年毕业于"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后分配在东北团委工作,任东北青年出版社美术助理编辑。1954年调任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美术编辑、摄影记者。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59年下放山西省临猗县农村劳动两年,而后在临猗县文化馆工作。1964年调临汾地区展览馆任总设计师,后任副馆长。1979年团中央为其改正“右派”问题,重新调回团中央工作,仍任《辅导员》杂志社美术组长、编委。1989年被评为编审高级职称,1992年退休。
刘恪山擅长水彩写生画、雕漆画、民间工艺美术研究、书法、篆刻、摄影、美术评论等。他的水彩写生画多次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报刊发表。70年代创作大型雕漆画"黄河瀑布"、"黄河不夜"两次入选"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国内外报刊多次发表。60年代以来在晋南收集民间刺绣原作多件,整理研究并精心摹绘近百幅"晋南民间刺绣图案"。1972年2月中央电视台一套在"夕阳红"中播放了对他的专访。1999年山西电视台为他拍摄了"情寄河东"专题片,介绍他在晋南的艺术活动和成绩。刘恪山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社会名人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先进工作者"。
刘恪山是中国少先队队徽的设计者。
80年代以来刘恪山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和一些国际性的书法展览。在江西共青城"胡耀邦同志陵园"及杭州西湖、湖北鄂州等多处名胜均有其书法作品碑刻。有上万件书法作品流传海内外。其篆刻作品高雅俊秀,曾为国内外名人及友人治印千余方。
自1951年以来,刘恪山一直为中国少先队摄影,曾在中外报刊发表有关中国少先队活动的照片两千余幅,1993年出版了《阳光下的花朵----刘恪山摄影作品选》画册。
近20年来,刘恪山写的有关民间工艺美术评论文章多次在《人民日报》等大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约20多万字。尤其是为中国书画大师董寿平先生写了20多万字的评介文章在中外报刊和书籍中发表。应邀参与《中国实用大百科辞典》中的美术、书法、篆刻、摄影部分辞条编撰工作,约有20多万字出版。还出版有《董寿平先生传略》、《书法教程》(部分)及《刘恪山绘画书法篆刻摄影集》等。其传略及艺术成就载入20多种辞典。